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狗头骨

狗头骨

药材名称狗头骨

拼音Gǒu Tóu Gǔ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犬科动物头骨

性味①《别录》:"平。"

②《纲目》:"甘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久痢,崩中带下,头风目眩,创仿出血,瘘疮。

①《别录》:"疗金疮止血。下颔骨,主小儿诸痫。"

②《药性论》:"治久痢、劳痢。"

③《唐本草》:"下颔骨,主诸瘘,烧灰,酒服。"

④《日华子本草》:"烧灰用,亦壮阳,止疟。"

⑤《医学入门》:"补虚壮阳,治头风眩,主崩中带下,血痢,烧灰,酒下。"

⑥《纲目》:"治痈疽恶疮,解颅。"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外用:烧灰调敷。

复方①治久赤白痢不瘥:紫笋茶一两(捣为末),腊月狗头骨一两半(烧灰)。上药,同细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粥次调下二钱。(《圣惠方》紫笋茶散)

②治久痢、劳痢:狗头骨(烧灰为末)、干姜莨菪(焦炒见烟)。为丸,白饮空心下十丸。(《药性论》)

③治少小洞注下痢:狗头骨灰,水和服之。(《千金方》)

④治妇人赤白带下久不止:狗头烧灰细研,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⑤治附骨疽及鱼眼疮:狗头烧烟熏之。(《圣惠方》)

⑥治疖子:狗头骨,芸薹子。上二味等分末之。醋和敷上。(《千金方》)

⑦治恶疮不愈:狗头骨灰,黄丹末。等分敷之。(《寿域神方》)

⑧长肉生肌:老狗头脑骨(瓦炒)二两,桑白皮一两,当归二钱半。为末,麻油调敷。(《仁斋直指方》)

⑨治鼻中息肉:狗头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钱。研末吹之,即化为水,或同硇砂少许。(《朱氏集验医方》)

⑩治梦中泄精:狗头鼻梁骨烧研,卧时酒服一钱。(《纲目》)

⑾治小儿囟陷:狗头骨炙黄杵末,鸡子清调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⑿治头风白屑作痒:狗头骨烧灰,淋汁沐之。(《圣惠方》)

⒀治打损接骨:狗头一个,烧存性为末,热醋调涂,暖卧。(《卫生易简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狗头骨,《本经》无气味,察其功用,应是甘咸温之物。咸能入血,甘能补血,温能和血。故主金疮止血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单花芥

    药材名称单花芥拼音Dān Huā Jiè别名无茎芥、高山辣根菜、高山无茎芥出处本品系《晶珠本草》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称索洛嘎保。历史详见索洛莫保(宽果丛菔)的记载。附宽果丛菔 :《晶珠本草》记载:“

  • 猫耳朵草

    《中药大辞典》:猫耳朵草药材名称猫耳朵草拼音Māo ěr Duo Cǎo别名草蚱蚂莲、土知母、毛芨蕨、龙头凤尾(《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茎。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炙黄芪

    药材名称炙黄芪拼音Zhì Huánɡ Qí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

  • 米面蓊根

    药材名称米面蓊根拼音Mǐ Miàn Wě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米面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rkleya lanceolata (Sieb.et Zucc.)Miq.[Qundr

  •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药材名称线叶蓟拼音Xiàn Yè Jì别名野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花。秋季采根,鲜

  • 岩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青兰药材名称岩青兰拼音Yán Qīnɡ Lán别名毛建草、毛尖、毛尖茶来源唇形科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以全草入药。生

  • 苦苣

    《中药大辞典》:苦苣药材名称苦苣拼音Kǔ Jù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 蚕豆叶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药材名称蚕豆叶拼音Cán Dòu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

  • 蛤蜊

    《中药大辞典》:蛤蜊药材名称蛤蜊拼音Gé Lí别名吹潮(《动物学大辞典》),沙蛤、沙蜊(《泉州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种蛤蜊的肉。全年均可捕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