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即门牙。《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暍,……前板齿燥。”参见门牙条。
①《外科正宗》卷二方。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一钱,木香三分,夏枯草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二次,食后、睡前服,日二次。治马刀,症见颈项瘰疬结核,外皮漫肿色红微热
见《本草纲目》。为油桐子之简称,详该条。
见《银海精微》卷上。即猪肝散,见该条。
见《景岳全书·外科钤》卷六十四。即蜡矾丸,见该条。
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有称妊娠为“身怀六甲”者。
①见《中药材手册》。为天南星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拾遗》。即野芋。各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又称燔针焠刺疗法。用火针烧灼后刺激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灵枢·经筋》所述以“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痹症即指本法。《针灸聚英》指出,针具“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且“必先安慰病人,令勿惊心”。刺时要“切忌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