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金铭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版。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栝蒌根、胡黄连、黄芩各七钱半,炒白僵蚕、白藓皮、炒大黄各五钱,牛黄、滑石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治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叶【介绍】:①清代名医。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人。自幼承家教,继承曾祖若谷之学,兼通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外科闻名。行医四十余年,撰有《外科证治全生集》
【介绍】: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盱眙人。著有《伤寒心要》一书。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
病名。《治疔大全》:“生于正疔之旁,其证极轻,照常治之即瘥。”
证名。出《灵枢·五邪》。指因眩晕而跌倒。参见眩晕、中风条。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据《甲乙》、《太素》应为“贲”),下系于脐。”经筋从手小指内侧起始,结于锐骨(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