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外感风热侵袭阳经的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多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选用葛根羌活汤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见《药材学》。为白降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油桐子之简称,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明甫。祖籍安徽,迁居到江苏武进。精于医术,尤其长于用药,曾任太医院医官。后来隐居民间,行医六十年,治病效果较好。著有《外科宗要》,已佚。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婴孺方》十卷,已佚。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眼之上胞振跳,常牵及眉际,俗称眼眉跳。详胞轮振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