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生。编集《附益产育宝庆集》一书,已佚。
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入门》。俗称琉璃胎。指孕至五、六个月,胎体渐长,由于脾肾阳虚,运化输布失职,以致水湿泛溢,流于四末。症见两足浮肿,遍及下肢,渐至周身,头面俱肿,小便短少。脾虚者,兼见倦怠无力,脘腹胀闷,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即小儿伤积。《活幼心书》:“小儿所患积证,皆因乳哺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积中脘,外为风寒所伤,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肚热
病名。指疟发于足阳明者。《素问·刺疟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方用大剂竹叶石膏汤等,参见三阳疟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要便蒙新编条。
经穴名,代号SJ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肩峰突起之后下方,约肩髃穴后1寸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