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见朱振声《妇女病续集》。多指胎儿畸型。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屈膝半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
选穴法之一。出《素问·咳论》。指六腑病变当取位于足三阳经的有关下合穴进行治疗。参见合治内腑条。
病证名。因阴虚阳气上逆所致。《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可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大便不通者,宜兼通秘结。
【介绍】:见扁鹊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