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胖儿草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

药材名称胖儿草

拼音Pànɡ ér Cǎo

别名黑脚杆

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健胃,利湿,消疳。用于小儿疳积,脾虚水肿,黄疸。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炖五花肉服,食肉汤喝。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胖儿草

药材名称胖儿草

拼音Pànɡ ér Cǎo

别名黑脚杆(《四川中药志》)。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全草

原形态草本,高可达20~30厘米。须根多分歧。茎圆柱形,无毛,嫩绿色,有时红蓝色。叶对生,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狭呈叶柄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疏生短毛;托叶深裂,裂片细线形。聚伞花序顶生;花萼4裂,卵形或狭卵形;花冠筒状,花径约1毫米,裂片4,反卷,白色;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上;雌蕊1,柱头分叉,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蒴果半球形。种子扁形,中央下凹。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于缓坡树林下阴湿处。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酸,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治疮毒。"

②《四川中药志》:"治小儿疳疾,黄疸,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胖儿草

药材名称胖儿草

拼音Pànɡ ér Cǎo

英文名Wight Anotis

别名黑脚杆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urophyll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拣尽杂物,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尖叶假耳草,草本,高可达20-30cm。须根多分歧。茎圆柱形,无毛,嫩绿色,有时红蓝色。叶对生,托叶深裂,裂片细线形,叶片披针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狭呈叶柄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疏生短毛;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直径约1mm;花萼4裂,裂片卵形或狭卵形;花冠简状,白色,裂片4,反卷;雄蕊4,着生于花冠简上;雌蕊1,柱头分叉,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蒴果半球形,具短梗,梗平叉横展。种子扁形,中央下凹。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阴暗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性甘酸;性平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利湿解毒。。主疮毒;小儿疳积;黄疸;脾虚水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治疮毒。

2.《四川中药志》:治小儿疳疾,黄疸,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榠樝

    《中药大辞典》:榠樝药材名称榠樝拼音Mínɡ Zhā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 白花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苋药材名称白花苋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来源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微辛,平。功

  • 骆驼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骆驼蓬药材名称骆驼蓬拼音Luò Tuo Pénɡ来源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全草,种子成熟时采,晒

  • 山茶叶

    药材名称山茶叶拼音Shān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ho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深红龙胆

    药材名称深红龙胆别名小儿血参、路边红、瓜米草来源龙胆科深红龙胆Gentiana rubicund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

  • 谷皮藤

    药材名称谷皮藤拼音Gǔ Pí Ténɡ别名藤葡蟠、黄皮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et Zucc.采收

  • 飘带草

    药材名称飘带草拼音Piāo Dài Cǎo来源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飘带草Bupleurum candollei Wal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

  • 接骨仙桃

    药材名称接骨仙桃拼音Jiē Gǔ Xiān Táo别名接骨仙桃草(《救生苦海》),八卦仙桃(《医方集听》),蟠桃草、夺命丹、活血丹(《纲目拾遗》),英桃草(《本草求原》),蚁公草、本地老鸦草

  • 蚕豆叶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药材名称蚕豆叶拼音Cán Dòu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