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缠喉、白菌。系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发病多因时行疫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又称中酸。指吞酸之轻症。《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谓之醋心。”详吞酸、吐酸条。
【介绍】:宋代官吏。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撰有《左藏方》,已佚。
《古今医鉴》卷四方。白术(土炒)二两,陈皮(去白)、枳实(麸炒)、黄柏(盐炒)各一两,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茯苓、炒神曲,山楂肉、香附(醋炒)各五钱,贝母(去心)八钱,炒麦芽、炙甘草各三钱,砂仁
方书名。2卷。明·张时做辑。刊于1550年。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急救方》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全书共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等39篇。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生地黄、茵陈、黄芩、鲜石斛、***、石膏、枳壳、麦门冬、人中黄、马勃。加鲜枇杷叶(蜜炙,绢包),水煎服。治疫喉腐烂,或白或黄,神烦痧赤,唇舌破烂,口渴溲赤,脉数,苔燥而厚。
出《博济方》。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妇科,为中医专科之一。主要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研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病及其它特有疾病的辨证论治。
病名。因劳损伤肺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圣济总录·虚劳门》:“肺劳者。或因形寒饮冷,逆秋气所致。其证短气面肿,鼻不闻香臭,胸中结滞,气乏声嘶,咳嗽呀呷,
【生卒】:1886~1950【介绍】:现代针灸医家。辽宁辽阳人。对针灸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后转至延安参加革命,热心传授医术。在医疗工作中为革命做出了贡献,曾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