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频。即禾髎,见该条。
病证名。在麻疹的病变过程中,由于再感热毒之邪,入于营分,内陷心包所致。症见疹色紫黯,稠密成片,高热烦渴,谵妄神昏,抽搐、撮空,舌质红绛起刺;毒入血分,则口鼻及二便出血,见于麻疹并发其他严重感染。治宜清
古病名。①《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若肛边肿痛生疮者名酒痔也。”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饮酒后发作,宜服蜂房膏。②牝痔的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一。
见《本草正义》。为胡黄连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热病》。苛,痒也。轸同疹。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治参见酒齇鼻条。
三十六黄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肾黄,小便不通,气急,心闷……”治宜瓜蒂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肾黄者,面色青黄,腰背疼痛,耳中飕飕百般声响,脚膝无力,多睡呕逆,不能下食,悲而不乐,若两脚浮肿
病名。①瘟疫的一种。指头面肿赤为特证的疫病。又名浪子瘟、大头瘟、捻头瘟。《古今医鉴·温疫》:“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痛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蝦蟆瘟。城市乡村,
即灰底黑纹舌。详该条。
出《灵枢·五味》。指谷、肉、果、菜之适合于五脏病,如脾病宜秫米、牛肉、枣、葵;心病宜麦、羊肉、杏、薤;肾病宜大豆芽、猪肉、栗、藿;肝病宜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黄黍、鸡肉、桃、葱。五宜的说法附会于五行
①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②寒邪。《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③污浊之气。如呼出之气,排出的矢气等。④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