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西施舌

西施舌

《中药大辞典》:西施舌

药材名称西施舌

拼音Xī Shī Shé

别名车蛤(《闽部疏》),土匙、沙蛤(《闽中海错疏》)。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蛤蜊科动物西施舌。在朔、望大潮期间,到海滨采捕。

原形态贝壳2片,大形,质薄,略成三角形,长约5~7厘米,高度为长度的4/5,宽度约为长度的1/2。壳顶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靠前方,高出背缘,其前方略凹,后方较为凸出,腹面边缘圆。小月面近于椭圆形,椐面狭长,呈披针状。贝壳表面平滑,具有黄褐色发亮的外皮,生长纹细密而显明。壳顶淡紫色,腹面黄褐色,贝壳内面淡紫色。铰合部较宽,左壳主齿1枚,呈人字形。右壳主齿2枚,呈八字形;前后侧齿发达,呈薄片状,左壳1枚,右壳2枚。外韧带小,黄褐色,内韧带极发达,棕黄色。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浅,呈半圆形。前闭壳肌痕略成方形,背缘延长呈带状,后闭壳肌痕卵圆形。足舌状,肌肉发达。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泥沙滩。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味本草从新》:"甘咸,平。"

功能主治滋阴养液,清热凉肝。

①《本草从新》:"补阴,益精,润脏腑,止烦渴。"

②《随息居饮食谱》:"开胃,滋液养心,清热息风,凉肝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西施舌

药材名称西施舌

拼音Xī Shī Shé

英文名cockle

别名车蛤、沙蛤、土匙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来源药材基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traantiquata Spengler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后入沸水中烫过,取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西施舌,贝壳略呈三角形,质薄而脆,一般壳长51-69mm,壳高42-58mm,壳宽26-36mm;大者壳长88mm,壳高75mm,壳宽47mm,壳顶位于背缘中央稍靠前方,壳顶前方略凹,后方背缘略凸,前后缘夹角90°。小月面近椭圆形,楯面狭长,披针形,壳表黄褐色,壳皮平滑发亮。生长线明显;细密而均匀,无放射肋。壳顶部淡紫色。壳内面淡蓝紫色,顶部色较深,大的个体比小的颜色较淡。外韧带小,黄褐色;内韧带发达,棕黄色。铰合部较宽,左壳主齿1枚,呈人字形;右壳主齿2枚,呈八字形。前后侧齿均呈薄片状,左壳单片,右壳双片,两壳中间形成一狭沟。外套痕明显,外套窦宽而浅,半圆形。前闭壳肌痕略呈长方形,背缘延长呈带状;后闭壳肌痕略大,近圆形。足舌状,甚发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下区及浅海沙滩,埋栖深度60-70mm,繁殖季节为春、夏季间。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习见种。现已进行人工养殖。

化学成分全体含蛤蜊素(mactin)A,蛤蜊素B。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热凉肝。。主肝肾服虚;腰膝酸重;目赤;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30-50g。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补阴,益精,润脏腑,止烦渴。

2.《随息居饮食谱》:开胃,滋液养心,清热息风,凉肝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枳茹

    《中药大辞典》:枳茹药材名称枳茹拼音Zhǐ Rú别名枳木皮屑(《本草图经》)。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功能主治陶弘景:&

  • 乌豆根

    《中药大辞典》:乌豆根药材名称乌豆根拼音Wū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 杉叶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叶藻药材名称杉叶藻拼音Shān Yè Zǎo别名秦扯[藏名]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西南及西藏。性味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九连灯

    药材名称九连灯别名石梅、石杨梅、石虾、石仙桃、七仙桃、鬼子头、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草来源兰科九连灯Liparis plicata 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清凉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梅叶

    《中药大辞典》:梅叶药材名称梅叶拼音Méi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性味《纲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煎

  • 过岗龙

    药材名称过岗龙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来源为豆科榼藤子属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以

  • 蟑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蟑螂药材名称蟑螂拼音Zhānɡ Lánɡ别名偷油婆、蜚蠊来源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