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收涩法。用于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治法。如自汗盗汗用敛汗固表法;久嗽虚喘用敛肺止咳法;下痢日久用涩肠止泻法;精关不固用固肾涩精法;崩中漏下用固崩止漏法等。
①见《福建中草药》,为兰香草之别名。②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罗勒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认为十二之病,大半是火造成,著有《痰火颛门》一书。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推拿方法名。指加快手法操作速度,以增强刺激。如对四肢麻痹症施以极其快速的摇动或其他活动,可促使其知觉恢复。
颏的俗称。详颏条。
①经穴名。即然谷穴。《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女子不孕,阴暴出,经水漏,然骨主之。”见然谷条。②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舟状骨部分。《灵枢·脉度》:“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杨上善云:“然骨在内踝下近
凡以压痛点或其它病理反应点作穴治病,这个穴位则称阿是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见仙拈集条。
病证名。即音嘶。指声嘶因于风冷所伤。《诸病源候论》卷二:“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肺主气,五脏同受气于肺,而五脏有五声,皆禀气而通之。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