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医门法律》:“从者反治,辨之最难。
见《江西草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上臂外侧的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
《外科传薪集》方。青皮、石膏、生甘草节、栝蒌、橘络、皂角刺、金银花。水煎服。治乳癌初生者。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7卷。恽铁樵撰于1925年。分伤寒、温病、时病等类,并以病证分细目。案中多连续记载危重病例的诊治经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作详细记述,以为临床借鉴。对伤寒及儿科病证阐述尤详。后收入《药盦医学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