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癞

风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疠毒蓄于肝经所致,其症四肢骨节疼痛,久则肘膝状如鹤膝,皮毛枯槁,不能移动,腐秽瘫痪。本病相当于瘤型麻风

猜你喜欢

  • 胎疾

    又名胎证、胎中病。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元·朱震亨《幼科全书》)。也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幼科发挥》)。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文献所载胎寒、胎热、胎肥、胎弱、解颅、五软等

  • 正骨心法要旨

    书名。4卷(即《医宗金鉴》卷87~90)。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骨折、脱臼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

  • 王世明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有《济世万全方》1卷,佚。

  • 眇目

    病证名。①指单眼丧失视力。《诸病源候论》:“经络有偏虚者,翳障则偏覆一瞳子,故偏不见物,谓之眇目。”②指一支眼异常小者(《说文》)。

  • 灰黑舌尖

    舌尖灰黑,中渐红至根,是胃有食滞、胸膈热盛之候。宜缓下调胃。若里结已成,当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 雷公药性赋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 气至病所

    针刺术语。出《针经指南》。“气”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是指这种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变部位而言。

  • 湿疝

    病名。指因湿聚而致的疝症。《景岳全书》卷三十三:“湿疝多为重坠胀满,然亦有痛者,……有不痛而久坠不愈者,是即疝之属。”参见疝、疝条。

  • 惊搐五证

    惊搐五种证候的鉴别。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无声,醒时吐沫者为癎;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痉(《东医宝鉴》)。

  • 妊娠伤食

    病证名。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胎前停食。孕妇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而致食水停滞。症见脘腹胀满,或呕吐泄泻。因饮食停滞而胀满者,治宜消食导滞健脾,方用保和丸,恶心呕吐加枳壳、砂仁;伤食腹满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