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南瓜蒂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

药材名称南瓜蒂

拼音Nán Guā Dì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葫芦科植物南瓜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

①《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临床应用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34例观察,服药后有4例尿量显着增加,腹水逐渐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国有所缩小,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着,腹水消失迟缓;8例无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瓜蒂

药材名称南瓜蒂

拼音Nán Guā Dì

英文名Cushaw ba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南瓜瓜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切取瓜蒂,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条达2-5m。常节部生根,密被白色刚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8-19cm,被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有5角或5浅裂,长12-25cm,宽20-30cm,先端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以,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卷须稍粗壮,被毛3-5歧。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肿钟形,长5-6mm,裂片条形,长10-15mm,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cm,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mm,花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赛马,花柱短,柱头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壮,有棱槽,长5-7cm,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外面常有纵沟。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5cm,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关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条,纵向延伸至蒂端。技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

化学成分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性味味苦;微甘;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利水;安胎。主痈疽肿毒;疔疮;烫伤;疮溃不敛;水肿腹水;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疗疮、背疽。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杞皮

    药材名称黄杞皮拼音Huánɡ Qǐ 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生姜皮

    药材名称生姜皮拼音Shēnɡ Jiānɡ Pí英文名Ginger peel别名姜皮、生姜衣出处出自《本草图经》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根茎外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i

  •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拼音Luò Yè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原形态裸茎碎

  • 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药材名称臭辣树拼音Chòu Là Shù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以果入

  • 鹧鸪脚

    《中药大辞典》:鹧鸪脚药材名称鹧鸪脚拼音Zhè Gū Jiǎo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性味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中耳炎。用法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蚕茧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药材名称蚕茧草拼音Cán Jiǎn Cǎo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的全草。秋季采集,晒

  • 三消草

    《中药大辞典》:三消草药材名称三消草拼音Sān Xiāo Cǎo别名螃蟹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性,无毛。叶具3

  •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拼音Chūn Pí英文名CORTEX AILANTHI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