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喉咙草

喉咙草

《中药大辞典》:喉咙草

药材名称喉咙草

拼音Hóu Lónɡ Cǎo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铜钱草、白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索河花(《植物名汇》),五朵云、汉先桃草(《中国药植志》),喉辫草(《浙江中医杂志》(4):174,1957),小一口血(《四川中药志》),喉蛾草(《本草推陈》),清明花(《贵州草药》)),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云南中草药》),仙牛桃、金牛草(《陕西中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全草果实。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全体被有白色细柔毛。根出叶丛生,呈莲座状平铺于地上,有细柄;叶片近圆形,径约15毫米,基部略呈心形,边缘呈圆齿状,上面绿色,有时局部带紫红色。花茎自叶丛抽出,3~7枝,顶端有小伞梗5~7,排列为伞形花序;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形,宿存;花冠白色,下部愈合成短管形,上部5裂,向外平展;雄蕊5;子房球形,柱头不明显。蒴果球形,直径2~3毫米,成熟时5瓣裂。种子多数,细小,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地、路旁,牧场上。分布很广,北至河北南至广东、云南,西至四川、青海等地均有野生。

药理作用喉咙草全草乙醇浸出液,经醋酸铅去杂质后之生理盐水溶液,对冷血及温血动物的离体、在体心脏均表现明显的强心作用;对兔、猫静脉注射后血压逐渐升高,死亡前血压下降;对离体家兔肠管和大鼠子宫呈现兴奋作用;对象兔及豚鼠去纤维血均表现较强的溶血现象;如用戊醇及碱式醋酸铅等除去其中所含的皂甙后,对离体蛙、大白鼠心脏及在体豚鼠心脏,仍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但所用剂量较前述者有所增加,经处理后的溶液,不含非特异性兴奋心脏的物质,如钙及鞣质,而有糖或其他还原性物质存在。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甘,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

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治蛇伤,诸淋,涂火疔疮,泡酒扫毒除肿。"

②《中国药植志》:"治喉痛,跌打损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新鲜果实液汁点眼,可治眼热,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酸背痛;外治蛇咬伤,汤火伤,疔疮。"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偏正头痛,牙痛。"

⑤《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治劳伤腰痛,咽痛口糜。"

⑥《四川中药志》:"治遗精,崩症及寒湿带下而虚弱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掺。

复方①治咽喉肿痛,白口疮:佛顶珠为极细末,吹在患处。

②治跌打损伤或久坐腰酸腰痛:佛顶珠一两,仙桃草五钱,乱头发一钱。泡酒半斤。一天二次,每次服量不超过一两。

③治咯血:佛顶珠三钱。炕干研末兑酒吞。

④治五淋白浊:佛顶珠一两,苦竹一两。白糖一两,加水三小碗,煎汤二碗,一剂三次分服。(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风湿关节痛:佛顶珠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⑥治偏正头痛、牙痛、风火赤眼:点地梅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哮喘:鲜天星草-至二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喉咙草

药材名称喉咙草

拼音Hóu Lónɡ Cǎo

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铜钱草、白花草、索河花、五朵云、汉先挑草、喉癣草小一口血、喉蛾草、清明花、白花珍珠草、五角星草、天星草、天吊冬、顶珠草、仙牛桃、金牛草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树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全草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umbellata (Lour.)Merr.[Drosera umbellata Lour.;Primula umbellata(Lour.) Bentv.]

采收和储藏: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无茎草本。全株被节状的细柔毛。主根不明显,具多数须根。叶全部基生,平铺地面; 叶柄长1-4cm,被开展的柔毛;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2omm,先端钝圆,基部浅心形至近圆形,边缘具三角状钝牙齿,两面均被贴伏的短柔毛。花葶通常数枚自叶丛中抽出,高4-15cm,被白色短柔毛。伞形花序4-15花;苞片数枚,卵形至披针形,长3.5-4mm;花梗纤细,长1-3cm,果时伸长可达6cm,被柔毛并杂生短柄腺体;花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4mm,果期伸长达5mm并呈星状水平开展,具3-6条明显纵脉;花冠白色,直径4-6mm,筒部长约2mm,短于花萼,喉部黄色, 5裂,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2.5-3mm,宽1.5-2m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长约1.5mm,花丝短;于房球形,花柱短,胚珠多数。蒴果近球形,直径2.5-4mm,先端5瓣裂,裂瓣膜质,白色,具宿存花萼。种子棕褐色,长圆状多面体形,直径0.6-0·8mm。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地、疏林下及林绿、草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秦岭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被白色节状细柔毛.根细须状。叶基生,多皱缩碎落,完整者呈近圆形或卵圆形,黄绿色,直径5-20mm,边缘具三角状钝牙齿,两面均被贴伏的短柔毛;叶柄长1.0-4.Ocm,有白毛。花葶纤细,有的可见顶生伞形花序,小花浅黄色,或已结成球形蒴果,具深裂的宿萼。质脆,易碎。气微,味辛而微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鞣质酚类物质和糖类,并有生物碱沉淀反应[1]。

药理作用喉咙草全草乙醇浸出液,经醋酸铅去杂质后之生理盐水溶液,对冷血及温血动物的离体、在体心脏均表现明显的强心作用;对兔、猫静脉注射后血压逐渐升高,死亡前血压下降;对离体家兔肠管和大鼠子宫呈现兴奋作用;对家兔及豚鼠去纤维血均表现较强的溶血现象;如用戊醇及碱式醋酸铅等除去其中所含的皂甙后,对离体蛙、大白鼠心脏及在体豚鼠心脏,仍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但所用剂量较前述者有所增加,经处理后的溶液,不含非特异性兴奋心脏的物质,如钙及鞣质,而有糖或其他还原性物质存在。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或开水泡代英。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含漱。

复方①治咽喉肿痛,白口疮: 佛顶珠为极细末,吹在患处。②治跌打损伤或久坐腰酸腰痛: 佛顶珠一两,仙桃草五钱,乱头发一钱。泡酒半斤。一天二次,每次服量不超过一两。③治咯血: 佛顶殊三钱。 炕干研末兑酒吞。④治五淋白浊: 佛顶珠一两,苦竹一两。 白糖一两,加水三小碗,煎汤二碗,一剂三次分服。(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⑤治风湿关节痛: 佛顶珠五钱。 煎水服。 (《贵州草药》)⑥治偏正头痛、牙痛、风火赤眼:点地梅三钱至一两。前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⑦治哮喘: 鲜天星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解毒。治蛇伤,诸淋,涂火疔疮,泡酒扫毒除肿。

2.《中国药植志》:治喉痛,跌打损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新鲜果实液汁点眼,可治眼热,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酸背病;外治蛇咬伤,汤火伤,疔疮。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偏正头痛,牙痛。

5.《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治劳伤腰痛,咽痛口糜。

6.《四川中药志》:治遗精,崩症及寒湿带下而虚弱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显脉罗伞

    药材名称显脉罗伞拼音Xiǎn Mài Luó Sǎn别名三叶莲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phanerophlebia (Merr.et C

  • 大叶蛇泡簕

    药材名称大叶蛇泡簕拼音Dà Yè Shé Pào Lè别名狗头泡、老虎泡、八月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 骆驼蹄瓣

    药材名称骆驼蹄瓣别名蹄瓣根来源蒺藜科霸王属植物豆叶霸王Zygophyllum fabago 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晒干或蜜炙。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止痛消炎。用于支气管炎,感冒,牙痛,顽固

  • 锯鲨胆

    药材名称锯鲨胆拼音Jù Shā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及其近缘种的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挥,捕杀后,剖腹,取

  • 紫玉簪叶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叶药材名称紫玉簪叶拼音Zǐ Yù Zān Yè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功能主治治崩漏带

  • 矮子常山

    药材名称矮子常山拼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别名木质山海螺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

  •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

  • 羽叶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叶三七药材名称羽叶三七拼音Yǔ Yè Sān Qī别名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羽叶三七Panax bipinnatifidus See

  • 芒硝

    《中国药典》:芒硝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英文名NATRII SULFAS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

  • 细穗石松

    药材名称细穗石松别名树胡须、树灵芝来源蕨类石松科细穗石松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云南性味淡,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跌打劳伤,风湿疼痛,高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