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定心散

定心散

《中药大辞典》:定心散

药材名称定心散

拼音Dìnɡ Xīn Sàn

出处浙江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部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复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②治精神分裂症:定心散一至二两,猪心一个或瘦猪肉二两。同煮,加冰糖服食,连服三至五次。

③治冠心病:鲜定心散二两。水煎服。

④治黄疸型肝炎:定心散、重楼三叶青各等分。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定心散

药材名称定心散

拼音Dìnɡ Xīn Sàn

英文名Rhizome of Medical Angiopteris

别名定心散莲座蕨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定心散观音座莲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officin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70cm。具块状根茎。叶二回羽状,薄革质,叶柄长约30cm;羽片阔披针形,中部以上较宽,约12cm,向下部逐渐变狭,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近无柄,互生而开展,相距约1.5cm,斜向上排列,基部的最小,长卵形,具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cm,近尾状渐尖;顶部的长9cm,宽1.5cm,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先端1对近对生;叶脉纤细,几开展,分叉的和单一的相间,倒行假脉明显。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长不及1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多纵剖成2瓣,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cm,直径4-5cm,顶端具有叶柄残基或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及毛须状物。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断面棕褐色,散有许多微凸出的棕色小点(分体中柱);纵剖面有条状纹理。气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凉

归经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清热消肿;止咳。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黄疸型肝炎;痄腮;痈肿;蛇咬伤;肺炎;咳嗽;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花被单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被单药材名称花被单拼音Huā Bèi Dān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花被单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桦褶孔

    药材名称桦褶孔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 betulin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南岭黄檀

    药材名称南岭黄檀拼音Nán Lǐnɡ Huánɡ Tán英文名Balansa Rosewood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南岭黄檀的木材。拉

  • 椰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椰子药材名称椰子拼音Yē Zi来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以果肉汁和果壳入药。果实成熟时采集,随时取肉汁及果壳供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果肉汁:补虚

  • 白木耳

    药材名称白木耳拼音Bái Mù ěr别名白耳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4~9月间采收。以5月与8月为盛产期。采时宜在早、晚或阴雨天,用

  • 鳍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鳍蓟药材名称鳍蓟别名山白蓟、白山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来源菊科鳍蓟Olgaea leucophylla Iljin,以地上部分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蒙自草胡椒

    药材名称蒙自草胡椒拼音Ménɡ Zì Cǎo Hú Jiāo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蒙自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heyneana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