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稗子根

山稗子根

药材名称山稗子根

拼音Shān Bài Zǐ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浆果苔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baccans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浆果苔草,多处生秃净草本,高60-150cm。根茎横走,粗壮,丛生,茎三棱柱形,基部具褐红色、纤维状分裂的叶鞘。叶秆生;叶片线形,革抽,长于秆,长30-50cm ,pa 8-12mm,先端长尖,叶鞘秃净。圆锥花序复出,长5-30cm;侧生枝圆锥花序长5-6cm;苞片叶状,褐色,长于花序,具苞鞘;小穗极多数,雄雌顺序,圆柱形,长1.5-6cm;雌花鳞片长圆卵形,长约3mm,褐红色,具狭的白色膜质边缘,先端钝,具芒尖,脉1-3。果囊倒卵形,稍长于鳞片,肿胀,浆果状,血红色,脉多数,先端争缩成短喙,喙先端具2小齿。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棕红色,包于宿存的苞囊内。花、果期3-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村旁、路旁及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调经。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娃娃拳

    《中药大辞典》:娃娃拳药材名称娃娃拳拼音Wá Wɑ Quán别名扁担杆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麻糖果(《四川中药志》),拗山皮(《贵州草药》),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江西《

  • 调羹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调羹树药材名称调羹树别名痄腮树来源山龙眼科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乌桕根皮

    药材名称乌桕根皮拼音Wū Jiù Gēn Pí英文名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

  • 蜂药

    药材名称蜂药拼音Fēnɡ Yào别名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水梭罗、家昌金、小爬岩草、地虱子、风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疏叶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kraussi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药材名称狗骨节拼音Gǒu Gǔ Jié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筋草"条。性味味

  • 棉团铁线莲

    药材名称棉团铁线莲拼音Mián Tuán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Sixpetal Clematis Root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来源为毛茛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狐头

    《中药大辞典》:狐头药材名称狐头拼音Hú Tó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头。功能主治治瘰疬、头晕。用法用量内服:浸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复方①治瘰疬:狐头、狸头灰敷

  • 铁篱巴果

    《中药大辞典》:铁篱巴果药材名称铁篱巴果拼音Tiě Lí Bā Guǒ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