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棣棠花

棣棠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棣棠花

药材名称棣棠花

拼音Dì Tánɡ Huā

别名蜂棠花

来源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棣棠花Kerria japonica (L.) DC.,以嫩枝叶入药。夏季采花及嫩枝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花:化痰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

茎、叶: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痈疖肿毒,荨麻疹,湿疹。

用法用量花1~3钱,茎叶3~6钱,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棣棠花

药材名称棣棠花

拼音Dì Tánɡ Huā

别名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中国树木分类学》),地园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四川中药志》),金旦子花(《云南中草药》)。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棣棠枝叶。4~5月采花;7~8月采枝叶。

原形态棣棠(《群芳谱》)

落叶灌木,高达1.5~2米。小枝绿色.老时平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卵形,长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浅裂,上面无毛,下面苍白色,沿脉间疏生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钻状,早落。花生于侧枝顶端,黄色;萼片5,裂片卵形,突尖头,筒部短广;花瓣金黄色,5片,广椭圆形,钝头;花盘环状,位于萼筒内;雄蕊多数,花丝线状,长为花瓣之半;雌蕊5枚,花柱丝状,与雄蕊等长。瘦果,棕黑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蜡质色素,系土木香脑、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叶黄素油酸酯的混合物。叶含维生素C_100~200毫克%。另有谓棣棠含柳穿鱼甙。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润肺,止咳,化痰。"

②《四川中药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③《湖南药物志》:"治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风丹,热毒疮:棣棠花枝叶煎水外洗。(《重庆草药》)

③治风湿关节炎:棣棠茎叶二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水肿:棣棠花一钱,青木香一钱半,何首乌一钱,隔山消一钱,桑皮三钱,木贼一钱,通草一钱,车前子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棣棠花

药材名称棣棠花

拼音Dì Tá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Japanese Kerria

别名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团花、金钱花、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川中药志》:棣棠的根和嫩枝叶与花同功,但药力较弱。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棣棠花及重瓣棣棠花的花或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rria japonica (L.) DC.[Rubus japonicus L.]

采收和储藏:4-5月采花,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稀达3m。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棱角,枝条折断后可见白色的髓。叶互生;叶柄长5-10mm,无毛;托叶膜质,带状披针形,有缘毛,早落;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柔毛。花两性,大而单生,着生在当年生侧枝顶端,花梗无毛;花直径2.5-6cm;萼片5,覆瓦状排列,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有小尖头,全缘,无毛,果时宿存;花瓣5。宽椭圆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长1-4倍,黄色,具短爪。雄蕊多数,排列成数组,疏被柔毛;雌蕊5-8,分离,生于萼筒内;花柱直立。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无毛,有皱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30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花呈扁球形,直径0.5-1cm,黄色;萼片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筒部短广;花瓣金黄色,5片,广椭圆形,钝头,萼筒内有环状花盘;雄蕊多数;雌蕊5枚。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花瓣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即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7-芸香甙(5,7-dihydroxy-4,6-dimethoxyflavone-7-rutinoside)等。

药理作用棣棠花水煮醇沉液以4g(生药)/kg给大鼠灌服,可使大鼠给药5h后尿量显着提高,表现出利尿作用。它对大鼠尿中Na\﹢、Cl-含显着增加尿中K\﹢的含量。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利尿消肿;解毒。主咳嗽,风湿痹痛,产后劳伤痛,水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痈疽肿毒,湿疹,荨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①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药志》)②治风丹,热毒疮: 棣棠花枝叶煎水外洗。 (《重庆草药》)③治风湿关节炎: 棣棠茎叶二钱,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④治水肿: 棣棠花一钱,青木香一钱半,何首乌一钱,隔山消一钱,桑皮三钱,木贼一钱,通草一钱,车前子二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润肺,止咳,化痰。

2.《四川中药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3.《湖南药物志》:治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癸草药材名称丁癸草拼音Dīnɡ Guǐ Cǎo别名人字草、二叶人字草、苍蝇翼、乌蝇翼、铺地锦[广东]、老鸦草、金鸳鸯来源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马尾伸筋草

    药材名称马尾伸筋草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药材名称鸭胆拼音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性味《纲目》:"苦辛,寒,无毒。"功能主

  • 野槟榔

    《中药大辞典》:野槟榔药材名称野槟榔拼音Yě Bīnɡ Lɑ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皮柯的花序。4~5月采收。原形态白皮柯,又名:猪栎。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

  •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拼音Shí Liǎnɡ Yè别名沙达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

  • 飞来鹤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来鹤药材名称飞来鹤拼音Fēi Lái Hè别名隔山消、隔山撬[四川]、白何首乌[江苏、江西]、野红苕、羊角藤、土白蔹、万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来源为萝藤科牛皮消属植物飞来鹤

  • 刺蓬花

    药材名称刺蓬花拼音Cì Pénɡ Huā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刺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茎叶。全年可采,晒干或鲜

  • 云南柴桂

    药材名称云南柴桂拼音Yún Nán Chái Guì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来源樟科新樟属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

  • 蓝花扁竹

    《中药大辞典》:蓝花扁竹药材名称蓝花扁竹拼音Lán Huā Biǎn Zhú别名扁竹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