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滇南冠唇花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

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

别名藿香香薷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Clarke)C.Y.Wu et Hsua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滇南冠唇花,直立草本,高1-2m。茎四棱形,被平展柔毛及倒伏小绒毛回去对生;叶柄长1.5-4cm,被糙伏毛;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5-9cm,宽2-7.5cm,先端急尖状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糙伏毛。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小,线形,长约2-3mm;花萼钟形,长约3mm,外面密被腺毛,萼齿5,近相等,果时恭敬经萼增大;恭敬经冠紫色或褐色,长约1.5cm,无毛,上唇盔状,顶端微凹,下唇略短,先端3裂,中裂片狭舌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近于等长,几不外露,花药2室;子房4裂,无毛,花柱无毛,柱头不相等2浅裂;花盘边缘微有起伏。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10月-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2000m的空旷草坡上、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中部和南部。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解暑;化湿和中。主风寒感冒;咳喘气急;夏月感寒饮冷;头痛胸闷;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月雪

    药材名称六月雪拼音Liù Yuè Xuě别名白马骨、满天星[江苏、广东]、路边姜、天星木、路边荆、鸡骨柴来源为茜草科六月雪属植物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 (DC

  • 大千生

    药材名称大千生拼音Dà Qiān Shēnɡ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来源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大千生Nicandra Physaloides (L.)Gaertn.,以全草、果及种子入药。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楮实子

    药材名称楮实子拼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

  • 棉籽

    药材名称棉籽拼音Mián Zǐ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

  • 紫竹根

    《中药大辞典》:紫竹根药材名称紫竹根拼音Zǐ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紫竹,又名:乌竹(《汝南圃史》),黑竹(《草木便方》),水竹子。秆高3

  • 鱵鱼

    《中药大辞典》:鱵鱼药材名称鱵鱼拼音Zhēn Yú别名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

  • 杧果核

    药材名称杧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的果核,呈肾形或卵圆形,压扁,长

  • 搜山黄

    《中药大辞典》:搜山黄药材名称搜山黄拼音Sōu Shān Huá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菖蒲花、标杆花、谷穗花、荸荠莲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