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蘵根

苦蘵根

《中药大辞典》:苦蘵根

药材名称苦蘵根

拼音Kǔ Zhī Gēn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夏、秋采取。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热淋。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水肿腹胀。"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除湿清热,利尿通淋,止咳化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黄疸(阳黄):鲜苦蘵根约二两,捣烂绞取自然汁,用开水冲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②治热淋:苦蘵根七钱至一两五钱,水煎,分作二次,饭前口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唇疔:苦蘵根捣烂取汁,冲米泔水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蘵根

药材名称苦蘵根

拼音Kǔ Zhī Gēn

英文名Root of Downy Groundcherry

出处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s pubescen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蘵,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30-50cm。茎多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cm;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表,长3-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两面近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萼钟状,5中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淡黄色,5浅裂,喉部常有紫斑,长4-6mm,直径6-8mm;雄蕊5,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1.5mm。浆果球形、直径1.2cm,包藏于宿萼之内。宿萼膀胱状,绿色,具棱,棱脊上疏被短柔毛,网脉明显。种子圆盘状,长约2mm。花、果期5-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入西南。

化学成分苦蘵根中含酸浆双古豆碱(phygrin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水肿腹胀;黄疸;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江西民间草药》:治水肿腹胀。

2.《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除湿清热,利尿通淋,止咳化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杜根藤

    药材名称杜根藤别名大青草来源爵床科杜根藤Justica quadiofolia Wall.。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口舌生疮,时行热毒,丹毒,黄疸。用法用量1~3钱。备注据文献记载,过去上

  • 落地荷花

    《中药大辞典》:落地荷花药材名称落地荷花拼音Luò Dì Hé Huā别名九头青、鲤鱼胆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五岭龙胆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干用。原形

  • 厚壳树

    药材名称厚壳树别名大红茶、大岗茶、松杨、苦丁茶[广西南宁]来源紫草科厚壳树Ehretia thyrsiflora (Sieb. et Zucc.) Nakai[E. acuminata R. Brow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蛇见怕

    药材名称蛇见怕拼音Shé Jiàn Pà别名细样倒扣草、镜面草、拔子弹草、小马鞭草[广西]来源苋科杯苋属植物杯苋Cyathula prostrata (L.) Blume

  • 水田七叶

    《中药大辞典》:水田七叶药材名称水田七叶拼音Shuǐ Tián Qí Yè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箭根薯科植物蒟蒻薯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田七"条

  • 密花树

    药材名称密花树拼音Mì Huā Shù别名狗骨头、打铁树、大明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花树的叶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anea neriifolia (S

  • 小果千金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果千金榆药材名称小果千金榆拼音Xiǎo Guǒ Qiān Jīn Yú别名野梅树、大叶马料、华鹅耳杨来源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

  • 野兔毛

    药材名称野兔毛拼音Yě Tù Máo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 翅柄蓼

    药材名称翅柄蓼拼音Chì Bǐnɡ Li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滇拳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P.bistorta auct.non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