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葫芦巴

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ú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一深斜沟,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状,具黏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气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栅状细胞1 列,外壁及侧壁上部较厚,有细密纵沟纹,下部胞腔较大,光辉带位于细胞外侧1/3 处,外被角质层。支持细胞1 列,略呈哑铃状,上端稍窄,下端较宽,垂周壁显条状纹理。内胚乳细胞主为黏液细胞,壁甚厚。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5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弃去,药渣挥干,再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芦巴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无水乙醇-丙酮-盐酸(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2:1)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胡芦巴: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胡芦巴: 取净胡芦巴,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鼓起,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u Bā

别名芦巴子、香草子、小木夏

来源豆科葫芦巴属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微火炒至微黄,用时打碎。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止痛。用于肾虚阳痿,腰痛,少腹冷痛,疝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u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别名苦豆、香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戎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5cm,两边均生疏柔毛;叶柄长,托叶与叶柄连合。花无梗,1~2朵腋生;花萼筒状;花冠蝶形,白色,后渐变淡黄色,基部微带紫色;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荚果细长,扁圆筒状,略弯曲,长6~11cm,宽0.5cm,具网脉及柔毛,先端有长喙。种子10~20粒,棕色,有香气。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主产安徽、四川、河南。

性状种子略呈斜方形,长3~5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有一深斜沟,两沟相接处为种脐。质坚硬。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lline)、薯蓣皂甙元葡萄糖甙(diosgenin-B-D-blucoside)、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saponare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葫芦巴甙Ⅰ、∏(vicenin Ⅰ, ∏)。

性味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中华石楠果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果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采收和储藏:7

  • 歪脖子果

    药材名称歪脖子果别名大叶藤黄、戈吗啦、人面果来源藤黄科歪脖子果Garcinia tinctoria (DC.) W. F. Wight,以茎、叶的浆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驱虫。

  •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药材名称白桂拼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

  • 猪脾

    《中药大辞典》:猪脾药材名称猪脾拼音Zhū Pí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

  • 南蛇簕

    药材名称南蛇簕拼音Nán Shé Lè别名老鸦枕头、猫爪簕、苦石莲、广石莲、青蛇子来源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 Hance,以根、茎、叶和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

  • 番薯

    《中药大辞典》:番薯药材名称番薯拼音Fān Shǔ别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

  • 长毛香科科

    药材名称长毛香科科拼音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别名毛薄荷、铁马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