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蒲桃壳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

药材名称蒲桃壳

拼音Pú Táo Ké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

原形态蒲桃(《罗浮志》),又名:檐木、香果、风鼓、水葡桃。

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球形,树皮平滑,淡褐色。单叶对生,具短柄,革质而亮,叶矩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尖,全缘,侧脉下面明显,至近边缘处汇合而成一边脉。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径4~5厘米;萼倒圆锥形,裂片4;花瓣4,匙形;雄蕊多数,突出于花瓣之外;花柱与花丝网长。果实圆球形或卵形,直径2.5~4厘米,淡绿色或淡黄色,有宿萼,果中空,内有种子1~2颗。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喜生于近水较湿润处。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栽培。产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干燥果皮为不规则卷缩瓤状块片,长约2.5~4厘米,宽约1.5~2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棕褐色,暗淡无光泽,皱缩,并有细微皱纹;较为幼小的果实,外表具明显的圆点状皮孔。内表面浅黄棕色。果皮厚约1毫米,顶端带有宿萼,中心有细长的干枯花柱,长约0.5~1厘米。质脆易碎,遇潮稍韧。气微,味淡。以肉厚、色黄、干燥者为佳。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生物碱。根皮含蒲桃碱及油树脂、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的煎剂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痢疾。

性味《本草再新》:"味甘酸,性热,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止呃忒。"

②《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蒲桃壳

药材名称蒲桃壳

拼音Pú Táo Ké

英文名Peel of Roseapple

出处出自 《本草纲目拾遗》;1.《罗浮志》:蒲桃树,高二、三文。其叶如桂。四时有花,丛须无瓣,如剪出丝毯,长寸许,色兼黄绿。结实如苹果,壳厚半指,绝香甜。核与壳不相连属,摇之作响。罗浮涧中多有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挑金娘科植物蒲挑的干燥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jambos(L.) Alston[Eugenia jambo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分批成熟,采收成熟果实,除去种子,把果皮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乔木,高10m。主干极短,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6-8mm;叶大片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2-25cm,宽3-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叶面多透明细小腺点;羽状脉,侧脉12-16对。聚伞花序顶生;花梗长1-2cm,花白色,直径3-4cm;萼管倒圆锥形,长8-10mm,萼齿4,半圆形,长6mm,宽8-9mm;花瓣4,分离,阔卵形,长约14mm;雄蕊多数,长2-2.8cm,花药长1.5mm,丁字着生,纵裂;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等长。果实球形,果皮肉质,直径3-5cm,成熟时黄色,有油腺点,种子1-2颗,多胚。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及河谷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在阳光充足和高温多雨的季节生长良好,以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夏季采下成熟的果实,除去果皮,将种子稍晾干后,立即播种。开行点播,行距30cm,种子粒距5-7cm,覆3-4cm,浇水保湿。当苗高50-60cm时,按行株距400cm×400cm开穴,每穴栽1株,栽后压紧,浇足定根水。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卷缩块状,长2-3.5cm,宽1-2c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有细微皱纹;内表面浅黄棕色。果皮约厚1mm,中心有干枯花柱,长0.5-1cm;干时质脆,潮时质韧。气微,味甘、微涩。

以肉厚、色黄、干燥者为佳。

化学成分1.树皮含鞣质、生物碱。

2.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的煎剂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痢疾。

性味味甘;微酸;性温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暖胃健脾;温肺止咳;破血消肿。主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寒嗽;疽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止呃。]2.《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短体鳗

    药材名称短体鳗拼音Duǎn Tǐ Mán别名油鲇、土龙、鳗鱼来源药材基源:为蛇鳗科动物鳄形短体鳗、中华须鳗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Benn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石首鱼

    《中药大辞典》:石首鱼药材名称石首鱼拼音Shí Shǒu Yú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 青丝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丝龙药材名称青丝龙拼音Qīnɡ Sī Lónɡ别名阴痧草、阳痧草、晒不死、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来源蕨类石松科青丝龙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

  • 白鹇

    《中药大辞典》:白鹇药材名称白鹇拼音Bái Xiá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蜈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七药材名称蜈蚣七拼音Wú Gōnɡ Qī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

  • 蚕豆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壳药材名称蚕豆壳拼音Cán Dòu Ké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生境分部

  • 鹌鹑

    《全国中草药汇编》:鹌鹑药材名称鹌鹑拼音ān Chu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