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鮧鱼涎

鮧鱼涎

《中药大辞典》:鮧鱼涎

药材名称鮧鱼涎

拼音Yí Yú Xián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三消,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顿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鮧鱼涎

药材名称鮧鱼涎

拼音Yí Yú Xián

英文名Oriental sheatfish saliva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得后,将其悬挂, 收取分泌的粘液,鲜用。

原形态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主消渴;小儿疳渴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适量。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主三消,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饮,下五、七枚,渴便顿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仙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 Moore var. chekiangensis C. Ling, mss.,以根入药。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

  • 鼠妇画眉草

    药材名称鼠妇画眉草拼音Shǔ Fù Huà Méi Cǎo英文名thalia lovegrass别名鱼串草出处始载于《广东药用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鼠妇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鼠李根

    药材名称鼠李根拼音Shǔ Lǐ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味《食疗本草》:"有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

  • 大麦秸

    《中药大辞典》:大麦秸药材名称大麦秸拼音Dà Mài J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药理作用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性味味甘苦

  • 巴豆

    《中国药典》:巴豆药材名称巴豆拼音Bā Dòu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蛏壳

    《中药大辞典》:蛏壳药材名称蛏壳拼音Chēnɡ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②《泉州本草》:"治胃病。

  • 三枝枪

    药材名称三枝枪拼音Sān Zhī Q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胃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hemitoma(Hance)Ching[Polypodium hemito

  • 铁苋

    《中药大辞典》:铁苋药材名称铁苋拼音Tiě Xiàn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

  • 柠檬桉树脂

    药材名称柠檬桉树脂拼音Nínɡ Ménɡ ān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树干上流出的黑褐色硬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citriodora Hooki.f.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