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乌丸

二乌丸

《魏氏家藏方》卷一:二乌丸

药方名称二乌丸

处方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海桐皮1两,草乌头(生,去皮尖)1两,五灵脂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先取不至皂角2挺,捶碎酒浸,揉取脂,滤去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气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酒任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中藏经》卷下:二乌丸

药方名称二乌丸

处方川乌头4两,草乌头4两,青盐4两,黑豆半斤。

功能主治风痰眩晕。

用法用量用水2升,同煮4味,水耗,即用温水添之,候川乌头半软4破之,更煮以透烂为度,去皮,同煎乌头并黑豆,于石臼或木臼内捣令极烂,不见白星,即就丸,干即以煮药水添湿同捣(煮时留1盏以下水以备添,勿令煮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食前盐酒、盐汤任下。

摘录中藏经》卷下

猜你喜欢

  • 地瓜葛根煎

    药方名称地瓜葛根煎处方鲜地瓜100克葛根(干品)50克制法将地瓜洗净切片和葛根一起,加水适量水煎,去渣。功能主治发表解肌,解热生津。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用法用量每日1次。1次服完。摘录《民间方》

  • 加味贞元饮

    药方名称加味贞元饮处方当归身5钱(炒),熟地5钱,炙草1钱,党参5钱,乌梅5个(去核)。功能主治敛肝而兼敛肺。主产后荣血暴竭,卫气无依,孤阳上越,而致气喘。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 解肌宁嗽丸

    《中国药典》:解肌宁嗽丸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 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

  • 金不换正气散

    《传信适用方》卷一:金不换正气散药方名称金不换正气散处方藿香(去沙土枝梗)、半夏(汤泡洗7次)、甘草(炒)、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制)、草果子(去皮)、苍术(米泔浸1宿)、白茯苓、白术、神曲(

  • 二子消毒散

    药方名称二子消毒散处方皂角子 肥皂子僵蚕蝉蜕杏仁(去皮、尖)各7个猪牙皂1条金银花9克防风荆芥牛膝各3克 猪板油60克 土茯苓15克功能主治主玉茎上生疮,外皮肿胀,及杨梅疳等。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

  • 虎跑泉

    药方名称虎跑泉处方虎枚草 稀莶草苍耳草防风升麻荆芥金银花紫苏鹤虱草功能主治治麻疯手指挛曲。用法用量煎汁洗浴。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蛤青散

    药方名称蛤青散处方蚌粉(新瓦炒令通红)、青黛少许。功能主治痰嗽面浮。久嗽。用法用量《惠直堂方》本方用法:每服二钱。临床应用痰嗽:宋徽宗宠妃,苦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内医官李防御治之,三日不效,当诛。

  • 国老膏

    《外科大成》卷二:国老膏药方名称国老膏处方粉甘草250克功能主治治悬痈。用法用量用粉甘草无节者125克,擘破,用长流水浸透,炭火炙,蘸水,以一盆水尽为度,切片,另用长流水600毫升,无灰酒1升,煎三分

  • 精气丸

    药方名称精气丸处方麦冬3钱,人参3钱,陈皮5钱,炙草5钱,桔梗5钱,五味子21粒。制法上为细末,水浸油饼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虚劳。呼吸少气,懒言语,无力动作,目无精光,面色(白光)白,气血兼虚。用

  • 苁蓉散

    《医学入门》卷八:苁蓉散药方名称苁蓉散处方肉苁蓉白术巴戟麦门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各24克车前子干姜各15克 生地25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温阳补肾。主肾气虚寒,阳痿,腰脊痛,身重胫弱,言音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