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惺惺散

加减惺惺散

普济方》卷三六八: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苍术(茅山者)、川芎细辛羌活防风白芷、栝蒌根、甘草赤芍药、桔梗麻黄(去节)、荆芥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无汗,头疼发热恶寒,或咳嗽身热,无时潮热,鼻中塞;并天行热气,生豌豆疮,不快,烦躁昏愦,或出疮痘,身疼体热者。

用法用量清神散,惺惺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育婴秘诀》卷三: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7分,防风3钱半,川芎3钱半,藿香3钱半,细辛2钱。

功能主治补脾胃,发散风邪。主小儿风泄,其症口中气热,呵欠顿闷,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作咳嗽。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玉机微义》卷五十引《全婴方》: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苍术川芎细辛羌活防风白芷天花粉甘草赤芍桔梗麻黄荆芥当归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风热,及伤寒鼻塞,发热惊悸,头痛咳嗽,时行风热。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引《全婴方》

猜你喜欢

  • 骨碎补散

    《圣惠》卷六十九:骨碎补散药方名称骨碎补散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蒺藜3分(微妙,去刺),羌活3分,海桐皮1两,芎藭1两,桂心3分,仙灵脾1两,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桃仁

  • 槐荚煎丸

    药方名称槐荚煎丸处方槐荚1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2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3分,皂荚子

  • 积气圆

    药方名称积气圆处方巴豆(一百个.去皮.心.膜.出油取霜)三钱,桃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一两半,附子(炮.去皮.脐)四两,米醋(五升.以大黄同用慢火熬成膏大黄.面裹.煨.去面.为末)、干漆(炒焦)、

  • 山核桃酒

    药方名称山核桃酒处方山核桃3kg 白酒5000ml炮制1. 将核桃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加白酒浸泡,密封;2. 20天后开启,以酒变褐为度,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收敛、消炎、止痛。适用于急、慢性

  • 固脬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固脬丸药方名称固脬丸别名固脬丹(《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处方益智仁75克石菖蒲30克 白龙骨23克川乌头30克(生,去皮、脐,锉,用牡蛎粉30克炒)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

  • 柴胡洗眼汤

    药方名称柴胡洗眼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蕤仁(研)1两,黄连(去须)1两,川升麻1两,玄参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赤痛,微肿,眦烂。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半,滤去滓,微热淋

  • 甘草青盐丸

    药方名称甘草青盐丸处方甘草1斤,青盐4两。制法将甘草研细末,用滚水冲入青盐,将青盐水炼甘草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早晚服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

  • 复方白藓皮煎剂

    药方名称复方白藓皮煎剂处方白鲜皮15g,赤芍9g,赤苓9g,炒僵蚕9g,银花15g,连翘15g,蛇床子9g,生地9g,丹皮6g,防风6g,白芷4g,生甘草3g,黄耆15g。功能主治药物性皮炎。用法用量

  • 水瓢丸

    药方名称水瓢丸处方乌梅肉(四两)甘草(一两) 青盐(一两) 干木瓜(一两) 白茯苓(一两)檀香(一两)麝香(二钱半)炮制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功能主治治冒暑,解烦渴。用法用

  • 朱砂丹

    药方名称朱砂丹处方辰砂(水飞极细)石膏(烧赤,地内出火毒,取末)白附子(炮)各30克 生脑子1.5克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细嚼,薄荷汤送。摘录《鸡峰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