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封脐膏

封脐膏

《良朋汇集》卷三:封脐膏

药方名称封脐膏

处方穿山甲5钱,木鳖仁3钱,香油1斤。

制法将油入锅内,炸药黑色去滓,下黄丹7两,搅,滴水成珠后,下乳香没药各3钱半,冷温下麝香1分搅匀。

功能主治夏月失其盖被,乃至肚腹不调。

用法用量任意摊贴。预先贴肚脐1张,则无肚腹泻痢等症。

摘录《良朋汇集》卷三

《惠直堂方》卷一:封脐膏

药方名称封脐膏

处方大黄1两,黄芩1两,黄柏1两,枳实1两,槟榔8钱,黑牵3钱,白牵牛3钱,当归5钱,槐花5钱,地榆1两,木香3钱(后入),生姜麻油8两,黄丹4两。

制法上药熬成膏。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白多者,先用生姜3片,茶叶1钱,红糖3钱煎服;赤多者,或口噤者,用川连1钱,地榆1钱,茶叶8分煎服;后以膏药摊贴脐上。

注意忌油腻、酒浆、烟、面、荤腥。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证治宝鉴》卷八:封脐膏

药方名称封脐膏

处方文蛤(炒存性)2两,巴霜6钱,麝香3分,乳香6钱,没药6钱,雄黄6钱,儿茶6钱(一方有红豆砂仁丁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扁豆大。

功能主治泄泻。

用法用量放脐中,不拘何等膏药封之。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宋氏女科》:封脐膏

药方名称封脐膏

处方五倍子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津吐调匀,填脐内,封固,用绵缚之。

摘录《宋氏女科》

猜你喜欢

  • 竹茹石膏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九:竹茹石膏汤药方名称竹茹石膏汤处方半夏(姜制)赤苓陈皮竹茹生甘草石膏(煅)功能主治治小儿麻疹呕吐。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九《疫喉浅论》卷上:竹茹石膏汤药方

  • 牡丹皮散

    药方名称牡丹皮散处方牡丹皮当归骨碎补红花(酒浸)续断乳香没药桃仁川芎赤芍药 生地黄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跌扑闪挫伤损,瘀血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煎服。服毕用秫米饭乘热敷缚,冷又蒸热,换缚。摘录《证治

  • 三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棱散药方名称三棱散处方蓬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两;白茯苓(焙)四两,甘草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

  • 补虚丸

    《丹溪心法》卷三:补虚丸药方名称补虚丸处方人参、白术、山药、枸杞、琐阳。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补损。主用法用量口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博济》卷四:补虚丸药方名称补虚丸处方新罗白附子1两(汤

  • 痛经丸

    药方名称痛经丸处方当归75g白芍50g川芎37.5g 熟地黄100g香附(醋制)75g木香12.5g青皮12.5g山楂(炭)75g延胡索50g炮姜12.5g肉桂12.5g丹参75g茺蔚子25g红花25

  • 黄耆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丸药方名称黄耆丸处方黄耆杜蒺藜川楝子茴香(炒)川乌(炮,去皮、脐)赤小豆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叉)各30克乌药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火毒加味四物汤

    药方名称火毒加味四物汤处方生地、川芎、白芍、当归、柴胡、黄芩、葛根、红花、牛蒡、连翘。功能主治疹既出时,其色紫红,干燥晦暗,乃火盛也。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茵陈地黄汤

    药方名称茵陈地黄汤处方怀生地 京赤芍正川芎大当归天花粉赤茯苓结猪苓茵陈蒿 宣泽泻功能主治治小儿初诞,面与浑身黄如金色,此为胎中受湿热。用法用量诸药随时定分两,水煎,母子同服。摘录《幼幼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