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姜丸

橘姜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七: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为末)生姜(去皮,切,烂捣,研)豆豉(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三味,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食鱼中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清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医学入门》卷七: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陈皮2两,生姜(同捣,焙干)2两。

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2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气嗽。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临卧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魏氏家藏方》卷九:橘姜丸

药方名称橘姜丸

处方莪术(炮)、青橘皮(去瓤)、生姜各等分。

制法用好醋煮令烂,只取青皮1味为末,煮粟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淡姜汤吞下,茶酒亦得。此药不泻,不利小便,只泄气自退。须服半月,方见功效。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猜你喜欢

  • 宣风散

    药方名称宣风散处方槟榔2个陈皮甘草各15克 牵牛120克(半生半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逐水。治小儿食积气滞,肠胃失运,成为慢惊,腹胀便秘,胸闷气喘,亦治水肿,水湿内停,大便不通,小便

  • 鬼代丹

    《宣明论》卷十五:鬼代丹药方名称鬼代丹别名神让散处方无名异(研)、没药(研)、乳香(研)、自然铜(醋淬、研)、地龙(去土)、木鳖子(去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打着不痛。主用

  • 阳和活络汤加减

    药方名称阳和活络汤加减处方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痰祛瘀。主寒邪祛瘀,痹

  • 加减七宝散

    药方名称加减七宝散处方火消3钱,硼砂1钱,礞石1钱,明雄1钱,全蝎1钱,枯矾1分,冰片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喉证,红肿痰盛,属阳证者。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白玉蟾擦药

    药方名称白玉蟾擦药处方白芷、草乌、南星、半夏、丢子杏仁、白及、白蔹、蛇床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病风,手足及遍身有肿块成疮,或冷麻者。用法用量以姜片蘸药擦之,待皮活病退方止。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寒通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通汤药方名称寒通汤处方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

  • 白霜丸

    药方名称白霜丸处方铅白霜半钱,人参半钱,茯苓半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镇心惊。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作“铅白霜丸”。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

  • 升麻消毒饮

    药方名称升麻消毒饮处方当归尾赤芍药金银花连翘(去心)牛蒡子(炒)栀子(生)羌活白芷红花防风生甘草升麻桔梗(小剂各3克,中剂各5克,大剂各6克)功能主治治黄水疮。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

  • 柴前梅连散

    药方名称柴前梅连散处方胡黄连柴胡前胡乌梅各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骨蒸劳热,久而不痊。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苁蓉木瓜煎丸

    药方名称苁蓉木瓜煎丸处方肉苁蓉(以酒浸净,刮去皴皮及沙石,细切,焙干,捣罗为末)500克牛膝(去苗,酒浸,锉,焙干,捣罗为末)240克菟丝子(甜滑者,以水淘去浮者)135克(酒浸三五日,以软烂为度,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