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气养血汤

补气养血汤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

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回春》卷六: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人参黄耆(蜜炒)、当归白术(去芦)、白芍药(酒炒)、艾叶、炙甘草阿胶(炒)、川芎青皮(去瓤)、香附(炒)、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妇人小产气虚,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回春》卷六

《中医原着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黄耆15g,首乌15g,白芍15g,川续断15g,当归12g,丹参12g,黄精12g,生地12g,五味子12g,生甘草9g。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柔肝。主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转氨酶长期不降,舌质红者,加土茯苓15g、大枣10枚,或土贝母15g;舌质淡者,加白芷9g;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长期不正常者,每日加服河车大造丸1丸;血浆蛋白倒置者,加龟版鳖甲各12g;肝肿大,加延胡索、草河车、泽兰各9g;脾肿大,加生牡蛎15g、地龙9g;食欲不振,加山楂白术各9g;牙出血,加小蓟血余炭各12g。

摘录《中医原着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

《揣摩有得集》: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黄耆3钱,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土炒),归身1钱半(土炒),白芍1钱(炒),枣仁1钱半(炒),冬虫草1钱,附子片5分,上元桂5分(去皮,研),蔻米5分(研),炮姜5分,法夏1钱,橘红5分,降香3分,炙草8分。

功能主治小儿气虚血瘀之慢惊、急惊。

用法用量核桃1个(带皮打碎)为引。

摘录《揣摩有得集》

猜你喜欢

  • 灵宝散

    药方名称灵宝散处方丁香1钱半,木香1钱半,乳香1钱半,当归半两,玄胡索半两,白芍药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血气攻刺痛,引两肋疼痛,及痃癖冷气。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温酒调下。摘录《御药院方》卷

  • 参麦黄连汤

    药方名称参麦黄连汤处方人参5分,麦冬3钱,川连4分,生枣仁5钱,石菖蒲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疫疹邪热未尽,伏于心胞络,终日昏昏不醒,或错语呻吟者。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 猫蚣散

    药方名称猫蚣散处方猫儿骨1全付(炙),蜈蚣7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钱,防风、羌活、黄芩、栀子、蝉蜕、海藻、薄荷、川芎、连翘、甘草、夏枯草煎汤调下。摘录《活人心统》卷三

  • 疏气黄耆丸

    药方名称疏气黄耆丸处方黄耆(锉)枳壳(去瓤,麸炒)各30克威灵仙6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妊娠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服。未通,稍加之。摘录《圣

  • 加味全匮肾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全匮肾气汤处方大熟地6钱,淮山药3钱(杵),丹皮钱半(醋炒),淡附片钱半,山萸肉2钱,浙茯苓3钱,泽泻钱半,紫瑶桂5分(炼丸吞),北五味1钱(杵),莹白童便1杯(分冲)。功能主治伤寒夹阴,

  • 发表消毒汤

    药方名称发表消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连翘、花粉、牛蒡、甘草。功能主治疹出后见风早没,未清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身不热而喘急,加麻黄、杏仁;身热烦渴而胸中热,加薄荷、葛根。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凉血当归饮

    药方名称凉血当归饮处方当归1钱半,川芎1钱,生地黄1钱,芍药1钱,黄芩1钱,黄连1钱,***(镑)1钱,牡丹皮1钱,防风1钱,荆芥1钱,甘草7分。功能主治血热疠风。用法用量上锉。水煎,食远服。摘录《济阳

  • 避瘟丸

    药方名称避瘟丸处方雄黄(好者)鬼箭羽丹参赤小豆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毒辟秽,预防瘟疫。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备注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辟秽;鬼箭羽可治恶疰心痛

  • 法炼灵砂丹

    药方名称法炼灵砂丹处方好硫黄3两,水银9两。制法择天医黄道火日午时,先研硫黄为末,用人家常使铁锅,盛以麸炭火,慢慢熔成汁,却离火,渐渐以水银入铫内,使铁匙抄二品同一处,凡三次,慢慢炼成青黑沙,候冷干燥

  • 五德丸

    药方名称五德丸处方补骨脂120克(酒炒)吴茱萸(制)160克木香60克干姜(炒)120克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乌药亦可)60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飧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