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傣语音译,意为“田”,除泛指水田外,又是旧时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单位名称。每“”约相当于四分之一市亩。 ②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区的纳西族自称。 ③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三安曲林、塔克新一带。据传与崩如、巴依、玛雅等部落为同一祖先的后裔。内分捷德、基西、哈利、哈非四个氏族。接受藏族的文化影响较深,多数人会讲藏语,畜牧业比较发达。参见“崩如”(2058页)。 ④门巴族用于脱小麦粒的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梳穗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作而成,长135厘米,宽13厘米,高17厘米,方木中央并排装上呈梳齿状的32个夹穗粒铁梳齿,每一铁齿长17厘米,梳齿两端与方木两端距离各50厘米。操作时,1人或数人手抓麦穗秆又摔又拽于铁梳齿间,以此脱麦粒。此为西藏门隅北部地区脱粒器具,与藏族地区的“那布”略似,又有其特色。

猜你喜欢

  • 田舜年

    约1639—1706清代湖北容美司土官。字绍初,号九峰。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甘霖子。初受吴三桂“承恩伯”之敕封,后附清,袭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屡应调从征,著有劳绩。习经史,能文章,

  • 宝儿赤

    见“博尔赤”(2150页)。

  • 刀斧之讳

    古代蒙古社会禁忌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视之为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是纯洁的象征,可祛除不祥,是每家每户的保护者,故视火为神圣,禁止用刀触火,用刀到锅中取肉,或在火旁用斧头砍物。认为这样火就不会熄灭,故凡违

  • 衣烈河

    见“伊列河”(804页)。

  • 东祁土司

    明清时期土族土司。以别于西祁土司而言。因居青海乐都县胜番沟,与西祁土司所居青海西宁一东一西相对,故名。自第一代土司朵尔只失结(明授指挥佥事)起,子端竹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袭职,赐姓祁。传至末代土

  • 刘务桓

    ?—356晋代铁弗匈奴首领。一名豹子。南匈奴单于苗裔,※刘虎之子。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父卒,代领部众。遣使归附代国,娶代王拓跋什翼犍女为妻。聚集部众,势渐盛,复为诸部雄。同时,遣使朝贡于后赵,

  • 释迦如来舍利塔

    见“庆州白塔”(880页)。

  • 滇岸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之一。※滇良子,※滇吾弟。时该部势盛,雄于诸羌。东汉中元二年(公元57年),随滇吾率步骑5千攻汉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诸塞,败陇西太守刘盱于枪罕(今甘肃临夏)、允街(今甘肃永登南),继败

  • 圣母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花婆节。流行于壮语北部方言区。每年夏历二月初二为“圣母”诞辰,故以是日为“圣母节”。相传百越首领※冼夫人(约512—602)死后,岭南越人后裔共奉之为“圣母”,视若神灵,相沿至今

  • 奥鲁赤

    ①蒙元时期蒙古官名。详见“奥鲁”(2252页)。 ②(1232—1297)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部人。※忒木台子。有智勇。早年为宪宗宿卫。八年(1258),从征蜀,攻钓鱼山。世祖至元五年(1268),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