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谚语精解
3刀为白兵之帅: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兵器之一。大刀可马战,腰刀可步战,朴刀、双手带则可马步战,教枪又灵活的多。刀法讲究劈、砍、拦、扎、抹,又较枪法简单,易为学者掌握。所以,历代战将、士兵中以使刀者居多。关羽就善用八十二斤青龙刀。
5棍为百兵之首:棍是最原始的兵器,一个不会武术的人在自卫防身中,往往会随心所欲地使用棍子,棍子作为兵器真是太普遍了,故称之为百兵之首。明将俞大猷的棍术著作《剑经》,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是研究棍法的经典。
7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或作纵枪横棍。这条谚语强调了枪、棍技击特点的差异。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故有此谚。然而,棍端装枪即为枪,枪若去尖即为棍,为此,枪法棍法便有许多交融之处。不少枪法中含有抽、打、劈、砸的动作;而不少棍法中含有戳、挑、撩、滑的动作,则是相互取长补短。
8打人千万,不如一扎:这条谚语说明少林棍法中只有三分是棍法,七分是枪法,所以少林棍为棍法中之上乘。其实谚语主要是讲枪的威力大于棍。以棍打人,除了头部,身体其他部位被打仅能伤及皮肉。而以棍扎人,虽无尖,却能伤及内脏。所以,许多优秀棍法均将枪法融进,为的是增大杀伤力。
14百日袖箭千日镖:袖箭和镖都是暗器,镖,刚制,长三寸六分,重六两。重一斤着称斤镖,俗称“金镖”。抛掷击人,有扬手镖、阴手镖等法。袖箭是含机械装置的暗器,圆筒中装箭,筒内设弹簧,一按机关,箭即射出。两种暗器虽大致相同,但袖箭用来省力,射程远近全凭弹簧弹力大小,而镖的掷程远近全凭手腕力量的强弱。二者又都要求掷射准确,因此,使镖显而易见要难于袖箭了。
17古人制艺,必立一意:此谚语说的是古人创造的每一种兵器,一定是突出他的一种用途。
26遍访师和友,所求是真传:习武者都想得到真传。真传,顾名思义,就是真东西,实传授,他包括内容、方法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种武术项目,只要是老师认真实在所传授的,都可称之为真传。
35练功先练桩,大鼎增力量:大鼎指倒立。拿大鼎,可使肩宽、身轻、腰韧、臂力强。大鼎是各种翻滚扑跌动作的基本功。拿大鼎是要“耗功”,倒身而立,越久越好。
37拳打千遍,身法自现:这条谚语告诉习武者,只有通过长期的苦练,才能体味到武术的奥妙,才能表现出武术的内涵,因此,在锻炼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纠正缺点,使功法、技术、姿势、动作不断趋于正确。身法,指全身动作的协调,动作的协调,要靠苦练才能实现。
38读书要讲,种地要耪,练拳要想:练拳虽然是身体的运动,但是不用脑子不行,想,就是要对套路的结构提点为什么?对各种法则要求提点为什么?对招法的应变提点为什么?多练习过程中身体的生理反应提点为什么?做到不仅动作姿势上模仿得正确,还要了解为什么那样做才正确,怎样做才正确,所谓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比如长拳中的弓步,要求前弓后箭,前腿扣脚掩裆,后腿崩直,脚跟用力。为什么呢?扣脚是练习“别法”,别住
39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打拳不等于练功。拳,指锻炼的方式,功,指锻炼的实效。光注意锻炼的方式而不注重锻炼的实效,就叫“打拳不练功”。打拳若不练功,拳术即使打得再好看,终是花拳绣腿。练功,就是为了实用。练功的含义很广泛,如增加力量性,提高柔韧性,加强灵敏性,锻炼耐久力,增大呼吸量,提高反应力等,都属于“练功”的范围。技击方法的熟练掌握,技击能力的具备,养生术的通悟与应用,也是练功的内容。练功的主
43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法在拳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步法起着调动周身各个部位以实施各种技击战术的重要作用。技击中的进攻后退,拳打脚踢,肩顶臂撞,无不倚仗步法来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定,还要靠步法的变化来动摇对手的重心,破坏其平衡。步法对,拳脚则顺,步法精,出势则疾,进退则灵。步法是协调手法、身法、腿法的基础。步法练好,才能保证手法、身法、腿法的施展运用。各个拳种和技击术都有自己的步法。
49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浅。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对练武术的人来说,经验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技击方面,一个武术行家,必经多识广,有丰富的格斗经验。经验的积累,便会使他对对手的姿势步法,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微小动作都能产生敏锐的反应,并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恰当的结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行家的眼睛似乎能洞悉一切。看一看对手的拳势,便能知晓属于哪门哪派,所学的是深是浅。行家手脚似乎能感觉一切,只要触及
50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这条谚语运用比喻说明武术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太极拳喻为内家,八极拳喻为外家.内家以养生为主,修心养性为上;外家以搏人为主,操练筋骨为先,太极拳法致柔,动中有静,八极拳法致刚,势势生风。因而称太极为文,八极为武;太极为阴,八极为阳。武术,正是由文武、内外、刚柔、阴阳这些矛盾而又统一的内容组成的。
52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
60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这十二句谚语概括了对长拳类武术风格的要求。它在动作、姿势、节奏、速度诸方面都做了恰当的比喻。使习练者能通过喻体的形象理解抽象的原则。拳种不同,风格便不一样,但长拳类的几十个拳种,象少林拳、查拳、华拳、花拳、戳脚、翻子、八极燕青等,风格节奏固然有很大区别,但总原则,大体不离这12句。
67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踢人。足踢敌人莫留情,全凭手领门路清:北方流行的拳种中,腿的用法在整个技法中占有很大比重。腿的力量朋,腿比胳臂长,脚上穿鞋,双比赤裸的拳头坚硬。腿法变化多端,却又迥环自如,踢、蹬、踹、碾、圈、摆、撩、踩、掀、扫是腿法的基本动作。腿法作为散打招法要做单项训练,同时还要“操腿”,发绑缚重物踢腿,踢木桩等,使腿更加坚硬。戳脚、弹腿、迷踪都是讲空腿法的拳种。象戳脚实用腿法便有几十种。
70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腿的力度比胳膊大得多。从练功效应上讲,手与腿要练出同样的力度,手花费的时间要比腿花费的时间多得多。人们在技击中,一般习惯于把进攻与防守的任务交给上肢负担,而忽视腿的攻防作用。这多少有些避己之长,用己之短。如果腿功加强,拳脚齐出,在技击中就会主动得多。这并不是说所有拳种都应重视腿法,从而排斥那些注重上肢攻防技术的拳种。任何拳种都有自己的独到之
71七分看脚,三分看手:七分与三分指主次关系。两人对持,眼光应虚视其上而实窥其下,这便是七分看脚三分看手。因为对手进击的方位与速度都与步法有关。如被对手抢准了步子,那么在对手尚未出击时,自己的重心便已被挤乱,亏输便不远了。对手的脚尖所向,膝盖所向预示着其进攻的方位,所以,留神对手的脚是必要的。初习武艺者,临阵试拳,总有看不清来拳,判断不准对方意图的忧虑。这条谚语则提供了一个掌握主动,从容对敌的诀窍
74拳技以眼为尊,眼为心之苗:眼有监察之精。交手之时,瞬息万变,全靠眼睛察其动静,识其变化。没有眼睛,或眼睛不灵,拳艺便要大受影响。故曰:拳技以眼为尊。心中所想,必流露于眼。自己的精神、意志、自信力会通过眼神表现,对手的进攻意图,心理活动也会在眼神中流露。故曰:眼为心之苗。
80主动抢攻,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强调先行出击的重要。当自己在精神、气势、体魄、力量、武技等方面均压倒对手时,先发制人,可一举获胜,在自己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条件下,判断准确,看准破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可出奇制胜。当自己的身体条件、武艺技术不如对手时,凭着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疾快的速度,不拖泥带水的动作,坚决果敢,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出击,可反败为胜。对手越消极,我当越主动,以主
81出其不意攻不备,先发制人不容还,动手犹如鹰捉兔,粘衣发劲急似弹:先发制人,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即中,不容还手。拳势极快,如鹰捉兔,粘衣贴身,劲力爆发。如对手已严阵以待,先发制人的时机便已错过。如自己力微势弱,先行出击易暴露弱点。
83后发先至,后发三至,后发后至:这三句话,是三种防守反攻的技法。这一句强调对手已进攻但尚未达到目的的瞬间,截击要快。第二句强调反击应采用连续进攻的战术,一招未尽,一招即起,不容对手喘息。第三句是说如果对手拳快,则应让过拳锋,消其劲力,待其招势成为强弩之末,即行反击。这三种技法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求习武者善于掌握技击时机,使防守与进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84先人发,后人至:先发先至,是强调先下手为强。后发先至,是强调后发制人,防守中反攻。先人发,后人至则是说交手时,发动进攻要在对手之前,而制住对手却要在对手还击之后,不求一招奏效。这是“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法。其作用在于巧妙制敌。既,我先发动,使对手应招;对手招出,我却含而不发,使对手进之不可,退之不能,束手畏服。不以伤人为目的,而在于使敌人进退维谷,黔驴技穷。这是用高超武技使对方心服之战法。
86拳打三节不见形,见了形影不为能:拳经中说:“三节即三体也,手为梢节,身为中节,足为根节。三节不明,周身是空。上中下三节总要分明,上节不明手多强硬,下节不明足多盘跌,中节不明浑身是空。在格斗中,身体三节各部都可用来击打对手。头、间、肘、手、胯、膝、脚处处可发,处处可用。如拳谚所说:”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但是,究竟用什么部位击打,却不能显露在外形上,而是要虚虚实实,使
- 谚语大全一年级谚语大全不同国家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9则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与天气有关的谚语与生活有关的谚语与生肖有关的谚语与礼貌有关的谚语与立秋有关的谚语与雨有关的谚语个人谚语摘抄中国古代谚语中国最常用谚语29句中国民间谚语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的英文版中国象棋谚语大全中外珍惜时间的谚语中外的民间谚语中秋节有趣的谚语歇后语为人处事谚语为大学英语写作加分的30句经典谚语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大全二十四节气谚语人生受益谚语人生哲理谚语人生常用谚语人生格言谚语大全人生谚语精选传统民间谚语体育相关谚语健康谚语元宵节谚语大全全年农业谚语大全关于不要说空话的谚语摘抄关于中秋节的谚语关于为人处事的谚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关于交谈的谚语关于人生的英语谚语关于体育类的谚语关于保健的谚语关于养生的谚语关于冬天的谚语关于冬至的谚语关于劝诫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关于励志的谚语关于劳动的谚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