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驰远。安徽进贤人。师承喻昌之学,撰述有《伤寒集注》、《辨脉篇》、《女科要诀》等书。对于脉诊有一定见解,主张以浮、沉、迟、数为纲,将脉象分类;认为过去所说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
方书名。11卷。明·张时彻辑。刊于1550年。本书分为通治诸病、危病、补养、诸风、伤寒感冒等47门,各门选集有效成方予以汇辑编成。但由于编者随见闻而录,内容不够完备,复选集临床各科单验方,另撰《急救良
病证名。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若脐中水及冷,则令儿腹绞痛,夭(音义同纠。夭纠,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为寒湿之邪,结于腹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字乐泉。歙县(今属安徽)人。少业儒,为贡生,曾任太守等官职。因留心医药,觅得同乡郑所藏的喉科秘本《喉科秘钥》一书(郑氏为当地祖传喉科医,世称“西园喉科”),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按浅、中、深三层行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有通行经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经脉壅滞之症。
推拿手法名。出《诸病源候论·偏风候》。用手左右推拉或移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挽,前后拔。”
【生卒】:约1573~1644【介绍】:明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二十余岁北上京师(今北京)习医,乃精于医。1604年曾往边东(今东北)救治疾疫,次年又施药救治京师疫病,均获良效,求治者益众。万历
病证名。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瘰疬的一种证型。其症颈项颏下、耳之前后,结核垒块,连珠疬串,不痛,或破微痛皮赤,溃烂久不收口。结核坚实不痛者,应舒筋养血,解郁化坚,用四逆散加昆布、海藻、玄参之类;结
寒邪凝涩而使气化阻滞的病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寒邪致病多出现疼痛、腹胀、胫肿、拘挛或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