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劳热

劳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虚劳骨蒸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多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劳热。《医学入门》卷五:“心劳邪热,则口舌生疮、语涩、肌瘦;肝劳邪热,则胁痛关格不通;脾劳邪热,则气急、肌痹多汗肺劳邪热,则气喘面肿、口燥、咽干肾劳邪热,则尿赤、阴疮耳鸣、溺闭。三白汤主之。”心热黄连木通、麦冬、生地;肝热黄芩防风当归龙胆草赤芍脾热加山栀、石斛升麻肺热知母桑白皮秦艽、葶苈;肾热元参、赤苓、车前子、生地。

猜你喜欢

  • 刺烙

    外治法之一。先将三棱针在酒精灯上加热,并使其尖端1.5厘米烧红,蘸香油,趁热刺入喉瘤体或乳蛾体。根据蛾体大小深度可达0.15~0.4公分,或停针1~2秒钟,或旋即出针。

  • 三香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方。轻粉、乳香、松香各等分。为细末,香油调稠,用夹纸一面以针密刺细孔,将药夹搽纸内,先以葱汤洗净患处,将药纸有针孔一面对疮贴之,三日一换。治臁疮初起。

  • 方耕霞

    【介绍】:见方仁渊条。

  • 皮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①指风寒湿邪外袭皮毛所致的痹证。也有称寒痹者。《医宗必读·痹》:“皮痹者,邪在皮毛。”证见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治宜疏风养血,用秦艽地黄汤、羌活汤、蔓荆实丸等方

  • 太素脉考

    见太素脉秘诀条。

  • 王烂疮

    病名。为一种皮肤疱性脓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王灼疮,洪烛疮。多见于小儿。由脏腑积热,蕴郁肌肤,外受湿气而成。初生如麻粒,渐增大蔓延,甚则泡浆满布周身,溃烂后如汤火所伤。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内

  • 安谷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和疾病的预后有一定联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 嗳腐

    证名。指嗳气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失节,食滞不化,停积胃肠所致。《类证治裁·症》:“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暖腐,保和丸。”参见宿食病、伤食条。

  • 乌豆衣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 黄连藤

    ①见《广东中草药》。为古山龙之别名。②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黄藤之别名。各详该条。